---地产黄金时代侧影 2005年9月24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2005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中国指数研究院所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联合发布了"2005中国房地产公司品牌TOP10"获选房地产企业。 沿海集团(以下简称“沿海集团”)继2004年度之后再度进入十强排名,并成为“2005中国房地产健康地产领先品牌”,其品牌价值评估为人民币九亿三千九百万元。借助稳定而又持续的品牌价值攀升,沿海集团使自己成了这个行业最有力的发言者之一。 沿海集团旗帜鲜明的品牌特征正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这将不可避免地让外界开始审视沿海集团在这个行业的存在价值及发展脉络。 1990年,国务院55号令对土地交易的法律承认意味着中国地产业开始市场化探索——宏观经济市场化的趋势不断延伸,从港澳地区引进的新经济模型正在完善之中,新型地产公司不断出现。同年11月,沿海集团迈出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步。 在此后的十五年间,沿海集团一直保持着相当旺盛的生命力,他们从从南到北,横贯内陆,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鞍山、深圳、东莞、福州、厦门等十几个城市拥有独资、合资及合作公司20余家,年开发量达100万平米,资产净值二十多亿港币。他们所提倡的“绿色”和“健康”的居住理念,正逐渐成为地产界主流声音。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当代中国,15年来几乎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像地产一样跟民众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也没有一个行业能够像地产一样能够使民众的关注点持续集中起来。 外界通常认为,沿海集团经历的过程,完整反映出了中国地产市场从启动到发展的所有脉络: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城市化进程摆在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位置,而关注城市运营和土地运作,珍惜资源,解决需求,将土地的资产性发挥到极致,这是地产商们即将迎来的下一步。 沿海集团最终证明一个著名的论断——从1990年开始,地产业界开始憧憬黄金时代的必然到来。而在2005年的9月,他们确信自己已经身处这个黄金周期。 这个过程也完整地反映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经历的所有环节——多元化价值观、多路径的经济走向选择以及工业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于地产企业而言,这个环节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地供应的可持续性和住宅消费市场的放大,更重要的是,它为实力企业运营大宗土地并最终参与城市运营带来了可能。 沿海集团无疑将成为一个样本,当我们想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地产业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它们影响和改变了什么,以及中国经济从中收获了什么——沿海集团比同时代的地产公司更早也更广泛的卷入了过去十五年间中国地产行业发生的激烈变化,而这种变化,更直接的体现在它的作风和观点上。 媒体意识到了这个现象,他们认为,“在这个企业身上,自我意识与社会语境是如此统一的结合起来,这会让人有一种折服之感,以至于会让外界产生一种错觉——你所面对的不是一个企业的声音,而是一个产业的集体诉求。” 地产学者们因此说,这个历史时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探讨黄金周期持续下去的可能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从类似沿海集团这样的企业身上获得——跟它一样完整经历了这个时代的企业,并没有几家。 广告资料整合: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