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立身于中国地产业的房地产公司而言,存在十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而提前为自己的下一个十年做出规划则更是一个具有相当勇气的抉择。 ——前行动力的解答路径 2005年4月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等机构发布《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该份报告证实,沿海集团(以下简称“沿海集团”)的成长性在中国地产企业中位列第三。 这会使人回忆起2000年11月该公司在江西革命圣地井冈山召开的一次会议,当时他们的用意是庆祝自己的10周岁生日。 在这次会议上,它为自己的未来十年做出了明确规划。对于立身于中国房地产业的房地产公司而言,存在十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而提前为自己的下一个十年做出规划则更是一个具有相当勇气的抉择。 一个可以用来参考的背景是,在这一年,广东《新周刊》杂志统计的行业名言中,最出名的一句话出自房地产从业人员劝告同仁——“我都上岸了,你们却还没有发现船要沉了。” 对于很多房地产公司来说,自主规划自己的未来是个奢望——但对沿海集团而言,稳健而又迅速地成长,是它必须要承担的宿命。 从1990年开始,这个企业就不满足于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基因,他们更希望将自己的公司定义成中国房地产行业变化的图腾:从中,研究者可以看出一个行业的发展脉络,而普通消费者则可以获得不断升级的产品。 这和沿海集团最初的定位有关。在所有的企业描述中,他们已经当仁不让地将自己定义成一个试图为这个行业提供新型操作思路的公司——正如他们所认为的,沿海集团是一群立志报国的商人创立的一个平台,最终将成为“做大事先从小事做起,通过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在这种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他们比同时代的企业更多地参与了过去十五年间发生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每一次变革——从1990年开始的土地制度变化,为其参与“实业改变中国”提供了前行路径;从1993年开始的房地产低潮则让他们意识到,一个行业健康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密切相关;而在1997年前后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则更使他们直接地融进这个国家在曲折中前行的过程;随着中国加入WTO,房地产业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调整,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更是使沿海集团开始拥有一种使命感——中国房地产业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转折点上,企业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对沿海集团而言,这是一种宿命:它介入的中国房地产的十五年正好是从一个市场开始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成熟的历史阶段。而从没有市场到有市场,从无序到有序,包括无论从消费者和产品都从不成熟到成熟,沿海集团不仅仅是有机遇参与到其中,而且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这会使沿海集团不得不对此报以使命色彩。 对于这个过程,沿海集团将之浓缩成一句话:“十五年前,一群有着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人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东南沿海开始播种绿的希望,实现绿色梦想”。 现在,他们正在看见这个理想的逐步实现。 (下期请看“中国地产十五年,沿海地产十五年”系列之三《地产升级的坚韧实践》) 资料整合:桐 梓